正确保养水质测定仪是延长其使用寿命和确保测量准确性的重要措施。以下是一些详细的保养方法: 一、日常清洁与干燥
使用后清洁:每次使用后,应彻底清洁水质测定仪,特别是与水样直接接触的部分。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软布擦拭,避免使用腐蚀性化学品。对于光学组件,如镜头、比色皿等,应使用柔软的镜头纸或专用清洁布轻轻擦拭,避免划伤。 干燥处理:确保仪器在存储前完全干燥,以防止潮湿环境导致仪器部件生锈或发霉。可以使用干燥剂或将仪器放入密封的防潮箱中保存。 二、存放环境与条件 温度控制:将水质测定仪存放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避免极端高温或低温。通常,工作环境的温度应控制在5~35℃之间。高温可能导致材料变形,而低温可能使仪器内部的液体凝固,影响其正常工作。 湿度控制:保持存放环境的相对湿度不超过85%,以防止电器元件老化或光学元件发霉。 防尘防腐蚀:为仪器配备专用的存储箱,以保护其免受灰尘、湿气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存储箱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 三、定期校准与维护 定期校准:根据仪器的使用频率和制造商的推荐,定期进行校准。校准可以确保仪器的测量精度,并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校准时应使用标准溶液或参考物质,并按照制造商提供的校准步骤进行操作。 电极维护:对于电导率等需要电极的水质测定仪,应定期检查电极的完好状况,包括是否有缺口、裂缝、磨损或受腐蚀等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或更换。同时,应按照制造商的推荐选择合适的洗涤剂清洗电极,并避免使用毛刷等硬物清洗低电极常数的电极。 耗材更换:定期更换耗材,如比色皿、滤纸等,以防止长期积累的污垢和磨损影响测量结果。 四、使用注意事项 平稳放置:仪器应平稳放置在水平固定的桌面上,以避免运行过程中的震动和位移。 启动前检查:在启动仪器之前,检查样品室中是否有比色皿或其他物品,确保仪器能够正常进行功能自检。 及时清理废液:每次使用后,检查样品室是否积存有溢出溶液,并经常擦拭样品室,以防止废液对部件或光路系统的腐蚀。 避免撞击: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应避免对仪器施加过多的机械冲击。可以使用泡沫塑料或其他缓冲材料来保护仪器免受撞击。 五、记录保养历史 建立详细的保养记录,记录每次清洁、校准和维护的日期和细节。这有助于跟踪仪器的状态,并在需要时提供参考。 延长水质测定仪的使用寿命,并确保其始终保持适宜的工作状态。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