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物测定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水样中悬浮物含量的重要仪器,其测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滤膜/滤纸过滤法 这是传统的悬浮物测定方法之一,具体步骤如下: 将滤膜或滤纸放入称量瓶内,在103~105℃下烘干2小时,然后冷却到室温并进行称重。
将需要测定的水样倒入装有滤膜或滤纸的称量瓶内,让水样通过滤膜或滤纸进行过滤。 取出滤膜或滤纸,用蒸馏水冲洗3到5次左右,以去除附着在滤膜或滤纸上的残留物。 将滤膜或滤纸重新放入原有称量瓶中,再次在103~105℃下烘干2小时左右,然后冷却到室温并进行称重。 根据两次称重的重量差,可以计算出悬浮物的含量。 二、散射光法 散射光法是悬浮物测定仪常用的现代测量方法,主要利用光线照射到样品中的悬浮物时产生的散射光来测量悬浮物的浓度和粒径大小。具体步骤如下: 检查悬浮物测定仪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包括光源、检测器、样品池和控制系统等部分。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光源(如LED或激光器等)和散射角度(通常为90度散射)。 将准备好的水样倒入样品池中,确保样品池中的样品干净、无杂质。 打开光源和检测器,并等待一段时间让仪器运行稳定。 调整仪器参数,如光源强度和检测器增益等,确保光线的强度和检测器的灵敏度在合适的范围内。 启动仪器进行测量,等待一段时间直到仪器测量完成,并记录数据。 散射光法具有测量速度快、准确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水质监测领域。 三、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也是悬浮物测定仪的一种常用测量方法,它利用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来测量其浓度。具体步骤如下: 取空预制试剂管若干,一支作为空白样,其余作为待测样。
移取一定体积的蒸馏水加入空白样试剂管中摇匀制成空白样。 移取相同体积的待测水样加入待测样试剂管中制成待测水样。 将预制试剂管外壁擦拭干净,放入悬浮物测定仪中进行测量。 先放入空白样进行调零操作,然后放入待测水样进行测量并读取悬浮物浓度值。 分光光度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但也需要注意水样的颜色和浊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四、其他方法
除了上述三种常用的测定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方法如离心分离法、称重法(计算法)和定性分散分析法等也可以用于悬浮物的测定。但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相对较少使用,或者需要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悬浮物测定仪的测定方法多种多样,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具体的实验要求和样品特性。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