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化学需氧量)是指水体中能被氧化的物质在规定条件下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通常以每升水消耗氧化剂的毫克数表示,是衡量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以下是COD的详细检测步骤及化验实操介绍: 一、实验准备
试剂准备: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作为氧化剂。 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用于滴定。 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或其他标准溶液):用于校准和验证。 硫酸汞:用于掩蔽水样中的氯离子。 仪器准备: 加热装置:如消解器或电热板。 滴定管:用于准确加入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 回流装置:如冷凝管。 离心机:用于分离水样中的悬浮物和沉淀。 计量管:用于量取水样和试剂。 比色皿、比色槽及COD测定仪:用于测定吸光度和计算COD值。 二、实验步骤 取样: 将待测水样放入离心管中。 加入适量的硫酸汞,以掩蔽水样中的氯离子。 进行离心分离,去除悬浮物和沉淀。 加入试剂: 取上清液放入计量管中。 加入一定量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 加热氧化: 将装有水样和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计量管放入加热装置中。 加热到沸腾,并保持回流状态一段时间(如2小时),使水样中的物质被充分氧化。 冷却与测定: 将样品冷却到室温。 如有需要,加入蒸馏水稀释到适当浓度。 加入试亚铁灵指示剂或其他指示剂。 使用滴定管加入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进行滴定,直到溶液颜色发生明显变化(如由黄色转为绿色,转为红褐色)。 计算COD值: 记录滴定过程中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体积。 根据消耗的氧化剂量和校准曲线计算水样的COD值。 三、注意事项 实验环境:实验过程中应避免水样受到阳光直射和污染。 加热条件:保证加热温度和时间的一致性,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水样处理:对于高浓度的COD水样,应进行适当的稀释后再进行实验。 试剂选择: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试剂,并确保试剂的保质期和存储条件。 仪器校准:定期对实验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以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数据记录: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包括取样量、试剂加入量、滴定结果等。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水样的COD值,并与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比较,以评价水体的污染程度。 结果报告:撰写实验报告,详细记录实验过程、数据和分析结果,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或措施。 COD的检测步骤包括实验准备、取样、加入试剂、加热氧化、冷却与测定以及计算COD值等步骤。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实验环境、加热条件、水样处理以及试剂选择和仪器校准等方面的问题。通过详细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准确地测量水样的COD值,为评价水体污染程度提供重要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