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氮对水资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以下是具体的分析: 
一、水体污染与耗氧 氨氮是水体受到污染的标志之一,它作为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会在氧化分解过程中消耗大量的溶解氧。这一过程会导致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降低,进而影响到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在严重的情况下,氨氮污染会导致水体发黑发臭,严重影响水体的感官性状和使用功能。 二、水生生物毒害
氨氮中的非离子氨是引起水生生物毒害的主要因子。非离子氨的毒性比铵盐大几十倍,并且其毒性随碱性的增强而增大。对水生生物而言,氨氮的毒害作用主要表现在急性和慢性两种情况上。 急性氨氮中毒:水生生物会表现出亢奋、在水中丧失平衡、抽搐等症状,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慢性氨氮中毒:则会导致水生生物摄食降低、生长减慢、组织损伤以及降低氧在组织间的输送。鱼类在水中当氨氮含量高时会导致死亡。 三、水体富营养化 氨氮是水体中的一种营养素,它可以为藻类等水生生物的生长提供营养源。然而,过量的氨氮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加剧,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富营养化会导致藻类迅速繁殖,形成“水华”或“藻华”,这不仅会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还会影响到水体的景观和使用功能。 四、影响水处理工艺
氨氮还会影响水处理工艺中对锰的去除效果,降低去除率。同时,它还会生成氯化氰消毒副产物,影响水中物质的氧化效率。这些都会增加水处理工艺的复杂性和成本。 五、人体健康风险
如果氨氮被转化为亚硝酸氮,长期饮用含有亚硝酸盐的水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亚硝酸盐与蛋白质结合会形成亚硝胺,这是一种具有致癌和致畸作用的物质。因此,氨氮污染也会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六、氨氮的来源
氨氮的主要来源包括人和动物的排泄物、生活污水以及农用化肥的流失等。此外,化工、冶金、石油化工、油漆颜料、煤气、炼焦、鞣革、化肥等工业废水中也含有大量的氨氮。这些污染源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将氨氮排入水体中,从而造成水体污染。 氨氮对水资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水体污染与耗氧、水生生物毒害、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处理工艺以及人体健康风险等。因此,我们需要采取的措施来控制和减少氨氮的排放,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