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红外测油仪的校准与维护是确保其准确性和持久稳定性的关键步骤。以下是对其校准与维护要点的详细解锁: 一、校准要点 外观检查: 对红外测油仪进行外观检查,确认仪器是否附有完整的使用说明书。 检查仪器名称、制造单位名称、产品型号、出厂编号及生产日期等信息是否齐全。 开机预热稳定后,观察各指示器是否能正常工作,数学显示器是否显示清晰。 零点校准: 使用纯水或零浓度标准溶液进行零点校准,调整仪器零点使其准确无误。 波长校准: 根据标准波长对仪器进行校准,确保测量波长准确。这通常需要使用特定波长的标准光源或标准物质。 灵敏度校准: 通过标准样品的测定值进行比对,调整仪器的灵敏度,使其符合标准值要求。 检出极限测试: 连续测量多次(如11次)四氯化碳空白溶液的吸收值,并求得多次(如8次)测量值的3倍标准偏差作为检出限。确保检出限满足要求,通常应小于或等于0.02mg/L。 重复性测试: 选择一定浓度(如40mg/L)的油标准溶液,使用环保专用四氯化碳进行零点校正后,重复测定多次(如5次)。计算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确保重复性满足要求,通常应小于或等于1%。 示值误差测试: 校准后,分别测定不同浓度(如5mg/L、10mg/L和40mg/L)的油标准溶液,重复测定多次(如3次)并取算术平均值作为仪器测量值。然后,按照公式计算仪器的示值误差,确保误差在±2%范围内。 稳定性测试: 用环保专用四氯化碳重新校准零点,用一定浓度(如5mg/L)的油标准溶液校准示值,并读取初次示值。连续测定一段时间(如1小时),按照公式计算其稳定度。 结果比对与分析: 将校验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对,评估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有偏差,需根据校验结果进行调整和校准。 将校验结果记录在专门的校验报告中,包括校验日期、操作人员、校验方法、校验结果等信息。 二、维护要点 定期清洁: 每天工作结束后,使用干净的软布擦拭仪器表面,去除灰尘和污垢。避免使用含有化学物质的清洁剂,以免腐蚀仪器表面。 定期清洁样品槽和光学系统,确保光路畅通无阻。可以使用柔软的布或棉签蘸取少量无水乙醇进行清洁。 避免污染: 在分析之前,确保样品瓶口清洁,并避免手指直接接触样品。 密封好样品瓶,防止空气、灰尘或其他杂质进入。 检查光源和探测器: 光源和探测器是红外测油仪的关键组件,应定期检查并清洁。 遵循制造商提供的维护指南和更换周期,及时更换磨损或老化的部件。 适当使用样品槽: 确保样品槽干净,没有积聚的残留物,并且正确放置样品。 避免过度填充或未填满样品槽,以避免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 保持环境条件: 红外测油仪对环境条件比较敏感,应保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 避免暴露在极端温度、高湿度或强烈光线下。 软件更新与维护: 关注红外测油仪的软件更新信息,及时升级软件版本,以提高仪器的性能和稳定性。 定期对软件进行维护,清理冗余数据,优化软件运行环境。 定期维护和检修: 除了日常维护外,还应根据制造商的建议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 了解仪器的操作原理、正确样品处理和维护方法是必要的。 规范操作: 仪器运行期间,禁止在计算机上进行其它无关操作。 红外测油仪的各项参数皆已设定完成,请勿随意更改。 如果测试样品的间隔较长,尽量不始终使用一个空白值。 存放与搬运: 红外测油仪应存放在干燥、通风、无尘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在搬运过程中,应轻拿轻放,避免碰撞和震动,以免损坏仪器。 样品处理: 在测量前,应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如过滤、稀释等,以减少杂质和干扰物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注意样品的代表性和均匀性,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数据记录与分析: 在测量过程中,应详细记录测量数据,包括测量时间、样品信息、测量值等。 定期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了解仪器的性能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通过遵循上述校准与维护要点,可以有效延长红外测油仪的使用寿命并提高测量精度,从而确保其在环境监测、水质分析、工业生产等多个领域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